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打赢知识产权+科技创新“保卫战”,需要哪些“武器”?
打赢知识产权+科技创新“保卫战”,需要哪些“武器”?
保护种业知识产权,就是保护育种创新,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近年来,我国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日益成熟,重构创新土壤,释放创新动力。
3月21日,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将在海南三亚召开,由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兆和种业有限公司赞助的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创新论坛,将邀请黄三文、李登海、郭进考、张圣平、李慧慧、杨远柱、都汉林等院士专家聚焦种业科技创新,分享最新前沿进展。崔野韩、Yolanda Huerta、罗霞、李岩、阙旭强、谢盛辉、唐浩、张子非、陈华君等专家针对知识产权保护发表真知灼见,共谋发展新路径。企业成为新品种保护“主力军”
当今世界种业竞争实质是科技竞争,全球正孕育着以组学技术、信息技术、基因工程等为核心的新一轮种业科技革命。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种业强国,迫切需要加快实施生物育种科技重大项目,重构种业科技创新体系,解决基础研究薄弱、核心种质与关键技术缺乏等问题,在战略基础研究、前沿引领技术等领域取得新突破,抢占种业科技制高点,赢得新时代种业科技革命的主动权。
20位院士专家输出观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种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目前,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涉外资种子企业占我国种子市场销售总额的3%左右,农作物种子年进口量约占国内用种总量0.1%。总体上,我国农业生产用种安全是有保障的,风险是可控的。
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种业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在一些品种、环节和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弱项,如资源保护利用还不够,一些领域育种创新特别是基础原始创新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玉米、大豆、个别蔬菜品种等竞争力还不强。这些问题不解决,很难适应今后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
3月21日,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特设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创新论坛,届时,黄三文、李登海、郭进考、张圣平、李慧慧、杨远柱、都汉林等院士专家聚焦种业科技创新,分享最新前沿进展。崔野韩、Yolanda Huerta、罗霞、李岩、阙旭强、谢盛辉、唐浩、张子非、陈华君等专家针对知识产权保护发表真知灼见,共谋发展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