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乡村振兴 :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正当时
乡村振兴 :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正当时
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和关键所在,对于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形势下,如何有效实施乡村产业振兴,提升乡村经济发展水平,成为当下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课题。
01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农民增收发展乡村产业能够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二)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乡村产业的繁荣可以带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促进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乡村产业振兴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互动发展。 02乡村产业发展现状 (一)农业产业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仍占据主导地位,但规模化、标准化程度有待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如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但总体发展水平不均衡。 (二)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逐步增加,但多数企业规模较小,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不足。农产品精深加工比例较低,附加值不高,产业链条较短。 (三)乡村旅游业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良好,成为乡村经济的新增长点,但存在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基础设施不完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四)农村电商农村电商发展迅速,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但物流配送、人才短缺等问题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 03乡村产业振兴面临的挑战 (一)产业基础薄弱 1.农业生产设施落后,抗灾能力弱。 2.农村产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融资渠道狭窄。 (二)人才短缺 1.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人才总量不足。 2.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不完善。 (三)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1.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应用水平较低。 2.缺乏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和服务体系。 (四)市场体系不完善 1.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价格波动较大。 2.农村流通体系不健全,物流成本高。 04乡村产业振兴的实施路径 (一)发展特色农业 1.挖掘乡村特色农产品,打造地域品牌。结合当地的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培育具有独特品质和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 案例分析:赣南脐橙。赣南地区独特的红壤土质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孕育出了品质上乘的脐橙。当地政府大力推广赣南脐橙品牌,通过举办脐橙文化节等活动,提高了赣南脐橙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如今,赣南脐橙已成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远销国内外,为当地农民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2.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规模化效益。 案例分析:山东寿光蔬菜产业。寿光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实现了蔬菜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众多蔬菜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提高了蔬菜产品的附加值,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3.发展生态农业和休闲农业。利用乡村的自然风光和生态资源,开发农业观光、采摘、农家乐等休闲旅游项目,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案例分析:浙江安吉鲁家村。鲁家村以家庭农场为载体,发展生态农业和休闲农业,通过观光小火车将 18 个各具特色的家庭农场串联起来,形成了一条独特的乡村旅游线路。如今,鲁家村已成为乡村振兴的样板村,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二)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 1.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案例分析:河南好想你枣业。好想你枣业通过发展红枣加工产业,将红枣加工成各种休闲食品和保健品,提高了红枣的附加值。同时,公司还通过建立红枣种植基地,带动了当地农民种植红枣的积极性,实现了企业与农民的双赢。 2.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搭建农村电商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产品流通。 案例分析:江苏沭阳花木产业。沭阳通过发展农村电商,将当地的花木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政府积极引导农民开展电商创业,提供电商培训、物流配送等服务,推动了花木产业的快速发展。 3.培育乡村文创产业。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开发具有乡村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 案例分析:四川明月村。明月村以陶艺、染织等传统手工艺为特色,培育乡村文创产业。吸引了众多艺术家和文创企业入驻,开发出了一系列具有乡村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如明月陶、扎染制品等。明月村的文创产业不仅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收益,还提升了乡村的文化品位。 (三)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 1.培养本土人才。通过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创业培训等方式,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 案例分析:陕西袁家村。袁家村通过举办农民创业培训班,培养了一批本土创业人才。这些人才在袁家村发展乡村旅游、特色餐饮等产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袁家村的快速发展。 2.吸引外部人才。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大学生、返乡农民工、科技人员等各类人才到乡村创业就业。 案例分析:安徽三瓜公社。三瓜公社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了一批大学生和返乡农民工到乡村创业就业。这些人才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技术,为三瓜公社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发挥乡贤作用。鼓励乡贤回归乡村,为乡村产业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案例分析:浙江诸暨枫桥乡贤。枫桥乡贤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和产业发展,通过投资兴业、捐资助学等方式,为家乡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1.财政支持。加大对乡村产业发展的财政投入,设立乡村产业振兴专项资金,支持乡村产业项目建设。 案例分析:河北涞水县。涞水县政府加大对乡村旅游产业的财政投入,设立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用于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项目开发。通过财政支持,涞水县的乡村旅游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2.金融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乡村产业的信贷支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案例分析:广西田东县。田东县通过建立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乡村产业的信贷支持。创新推出了“农金村办”等金融服务模式,为农民和农村企业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促进了乡村产业的发展。 3.土地政策支持。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的用地需求。 案例分析:上海崇明区。崇明区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鼓励农民将土地流转给农业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规模农业和特色农业。同时,政府还通过土地整理等方式,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用地保障。 乡村产业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农民等各方共同努力。通过加强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完善市场体系建设和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等措施,发展特色农业,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有效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实现乡村经济的繁荣发展。在实施乡村产业振兴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走出一条符合乡村实际的产业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