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
4912 |
类别 |
其它作物 |
品种名称
|
蜀优1278 |
审定(登记)编号
|
川审稻20220022 |
审定(登记)年份
|
2022 |
审定(登记)单位
|
四川农业大学 |
选(引)育单位(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是否转基因
|
|
品种来源
|
四川农业大学利用自育不育系蜀1312A与自育恢复系蜀恢278配组育成的中籼迟熟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 |
适宜地区
|
该品种符合四川省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四川省海拔800米以下的平坝丘陵地区种植(不含攀西生态区)。 |
产量水平
|
2017年参加四川省水稻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7.8公斤,比对照宜香优2115增产5.82%,增产点率78%;2019年续试,平均亩产578.85公斤,比对照增产4.34%,增产点率89%;两年平均亩产593.32公斤,比对照增产5.08%,两年共18个试点,15点增产,增产点率84%。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0.01公斤,比对照增产2.07%,增产点率67%,倒伏点率17%。 |
品种特性
|
该品种基部叶叶鞘中等紫色,倒二叶叶片、叶耳花青甙有显色,茎秆节花青甙有显色,茎秆基部茎节包裹,柱头中等紫色。两年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49.2天,比对照宜香优2115早熟1.8天;株高124.8厘米,亩有效穗12.5万,穗长25.4厘米,每穗着粒194.2粒,结实率87.2%,千粒重30.9克。谷粒椭圆形,有芒、最长芒长度极短到短、分布于穗上部1/4、初期中等红色、后期棕色,糙米浅棕色。品质测定:糙米率80.3%,精米率72.7%,整精米率58.1%,粒长6.9毫米,长宽比2.7,垩白粒率61%,垩白度5.9%,透明度2级,碱消值4.8级,胶稠度68毫米,直链淀粉22.5%。稻瘟病抗性鉴定:2018年叶瘟4、3、6、4级,颈瘟5、5、5、5级;2019年叶瘟3、3、4、4级;颈瘟5、5、5、5级;中感稻瘟病。 |
栽培方式
|
①适时播种,培育壮秧;②合理密植;③肥水管理:科学配方施肥,重底早追,氮、磷、钾配合施用,科学管水;④病虫防治:根据植保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病虫害;⑤注意防倒伏。 |
信息来源
|
|
信息来源url
|
|
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