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
4211 |
类别 |
其它作物 |
品种名称
|
两优9328 |
审定(登记)编号
|
豫审稻20230001 |
审定(登记)年份
|
2023 |
审定(登记)单位
|
信阳市农业科学院、信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
选(引)育单位(人)
|
信阳市农业科学院、信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
是否转基因
|
|
品种来源
|
深08s×信丰9328 |
适宜地区
|
该品种符合河南省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省南部稻区种植。 |
产量水平
|
2020年参加豫南稻区中籼稻区域试验,8点汇总,增产点率87.5%,平均亩产稻谷621.2kg,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5.9%。2021年续试,8点汇总,增产点率87.5%,平均亩产稻谷636.6kg,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6.3%。
2022年参加生产试验,7点汇总,增产点率100%,平均亩产稻谷699.0kg,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10.2%。 |
品种特性
|
属两系杂交稻新品种。全生育期142天,较对照丰两优四号晚熟1天;株高115.4cm,亩有效穗16.7万穗,每穗总粒数188.7粒,每穗实粒数157.8粒,结实率83.7%,穗长24.1cm,千粒重26.7g。
抗病鉴定:2020年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鉴定:稻瘟病综合指数4.0、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3级,中抗稻瘟病;高感稻曲病(9级);感白叶枯病(7级);中感纹枯病(5级)。2021年鉴定:稻瘟病综合指数3.8、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3级,中抗稻瘟病;高感稻曲病(9级);感白叶枯病(7级);感纹枯病(7级)。
品质分析:2020年经农业农村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武汉):出糙率79.0%、精米率69.3%、整精米率64.9%、粒长7.3mm、长宽比3.9、垩白粒率9%、垩白度2.2%、直链淀粉15.8%、胶稠度80mm、碱消值6.8级、透明度1级、水分11.6%,达部标优质二级标准。2021年检测:出糙率79.6%、精米率71.4%、整精米率65.4%、粒长6.3mm、长宽比2.8、垩白粒率22%、垩白度5.5%、直链淀粉16.5%、胶稠度55mm、碱消值6.6级、透明度1级、水分12.6%。 |
栽培方式
|
1.适期播种,培育壮秧。作春稻栽培露地育秧宜在4月20日前后播种,作麦茬稻栽培宜在5月1日前后播种。秧龄控制在30-35天。2.合理密植。移栽密度以16.6×30cm或16.6×26.6cm为宜,亩插1.4万穴,每穴2粒苗。3.科学管理水肥。前期浅水勤灌促分蘖,中期适时晒田,灌浆中后期干湿交替至成熟;重施底肥,注意氮、磷、钾肥的搭配,底肥亩施复合肥40kg,移栽后4-6天施入10kg尿素作分蘖肥,酌情补施穗粒肥。4.病虫害防治。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稻曲病。 |
信息来源
|
|
信息来源url
|
|
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