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数据库 「 豫棉516 」 详情

ID 1305
类别
品种名称 豫棉516
审定(登记)编号 豫审棉20190014
审定(登记)年份 2019
审定(登记)单位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河南生物育 种中心有限公司
选(引)育单位(人)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河南生物育 种中心有限公司
是否转基因
品种来源 豫棉21暳银山8号
适宜地区 该品种符合河南省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 定。适宜河南省各棉区春直播和麦棉套作种植,并严格按照农业 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黄河流域范围推广。后期长势较强, 注意化控,以免郁闭,造成烂铃。
产量水平 2015年参加省常规春棉区域试验,8点汇总,皮 棉总产6点增产,增产点率75.0%,平均亩产籽棉、皮棉和霜前 皮棉为 275.2kg、121.5kg和 114.8kg,比对照鲁棉研 28 增产 2.5%、9.1%和13.9%;2016年续试,8点汇总,皮棉总产8点 增产,增 产 点 率 100%,平 均 亩 产 籽 棉、皮 棉 和 霜 前 皮 棉 为 284.2kg、120.4kg 和 112.8kg, 分 别 比 对 照 鲁 棉 研 28 增 产 2.3%、8.6%和11.2%。 2017年参加省春棉生产试验,6点汇总,皮棉总产6点增 产,增 产 点 率 100%, 平 均 亩 产 籽 棉、 皮 棉 和 霜 前 皮 棉 为 258.1kg、104.1kg 和 99.0kg,比 对 照 鲁 棉 研 28 增 产 5.5%、 7.5%和9.6%。
品种特性 单价转抗虫基因常规春棉品种,生育期117天。 植株塔型,较松散,株高102.6cm;叶片掌状,中等大小,叶色 浅绿;结铃性较强,铃卵圆形,中等大小;平均第一果枝节位 6.2节,单株果枝数14.7个,单株结铃21.9个,单铃5.9g,子 指10.1g,衣分43.2%,霜前花率93.8%;吐絮畅,易收摘,纤 维色泽洁白。
栽培方式 (1)播期和密度:适期播种,露地直播4月25-30日,麦 棉套种育苗期4月5-15日、移苗时间5月10-20日;密度一 般2200-2800株/亩。 (2)田间管理:一般底肥复合肥20kg左右。蕾肥追肥宜早, 一般6月底结合培土封根,每亩沟施尿素10kg,早日搭好丰产 架子。重施花铃肥,亩追施尿素10kg以上,以利该品种高产潜 力的发挥。全生育期化控2-3次。开花前一般0.5-1g/亩缩节 胺微控,开花后1-2g/亩缩节胺适当轻控,后期3-5亩缩节胺 重控。(3)病虫害防治:根据田间病情预测,提前用苗菌敌、枯黄 克星、多菌灵等杀菌剂600-800倍水溶液均匀喷雾,防止病害 发生或扩展蔓延,在发病期连防2-3次;及时防治棉花害虫, 苗期做好棉花蚜虫和棉红蜘蛛的防治,中期注意对伏蚜、盲椿 象、棉粉虱等的防治。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url
备注